根据近年小麦病虫发生情况、小麦种植品种等因素,结合小麦病虫发生演替规律,综合分析预测,2016-2017年度我省小麦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赤霉病有偏重以上流行的可能,纹枯病中等至偏重发生,锈病(叶锈病、条锈病)中等发生,根腐病等根部病害呈上升趋势,小麦蚜虫偏重以上发生。
播前准备 专家建议,农户可每100公斤小麦种子用悬浮种衣剂苯醚·咯·噻虫有效成分160-240克、或苯醚甲环唑6-9克、或咯菌腈3.8-5克等,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少病菌侵染。地下害虫常发地区可推行杀虫剂拌种防治技术,每10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分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40克,或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20-158克,或辛硫磷80克进行拌种;拌种时将药剂加水1.5公斤稀释,用喷雾器边喷边拌,拌后堆闷1-2小时,再摊开晾干即可播种。拌种时注意把握药剂用量,防止产生药害。地下害虫严重发生地区,亩用有效成分辛硫磷颗粒剂120克于耕地前撒施。
小麦赤霉病 在小麦开始见花时,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持效性较好且对白粉病、锈病有兼治作用的农药,如氰烯·戊唑醇、戊唑·咪鲜胺、丙硫·戊唑醇、咪鲜·甲硫灵、苯甲·多抗、苯甲·丙环唑、戊唑·百菌清、井冈·蜡芽菌、甲硫·戊唑醇、戊唑·多菌灵、咪锰·多菌灵、戊唑·福美双、氰烯菌酯、甲基硫菌灵、60%多·酮和80%多菌灵可湿粉等,兑水喷雾预防;若花期多雨或多雾露,应在药后5-7天左右,再喷施防治一次;根据气候变化等视情开展第三次防治。发病严重田块应用上述药剂适当加大用量,立即进行补治,以减轻病害后期危害损失。
小麦纹枯病 应以秋播期药剂拌种防治为主。在小麦返青后期至拔节初期施药防治,防治指标病株率为10%。亩用有效成分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4%、蜡质芽孢杆菌16亿个/克)26克,或苯甲·丙环唑9克、或烯唑醇7.5克,或井冈霉素A10克,或丙环唑10克。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区首次施药后10天左右再防一次。遇涝时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小麦白粉病 在小麦孕穗期时,对上三叶病叶率达15%的田块,农户可亩用有效成分烯唑醇8克,或三唑酮10克,或丙环唑10克,或腈菌唑4克、或醚菌酯9克,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施药2-3次,每次间隔7-10天。
小麦锈病 当田间发现小麦条锈病单片病叶,要立即摘除发病叶片带到田外烧毁或深埋;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立即围歼防治,控制其蔓延。大田条锈病病叶率达0.5%时,叶锈病病叶率达10%时,要立即进行普治。防治药剂品种、用量同小麦白粉病。重病田块在首次喷药7-10天再防一次。
小麦蚜虫 农户要注意保护利用天敌,重点保护好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蚜茧蜂等优势种天敌。当田间麦蚜发生量超过防治指标(苗期300头/百株,穗期500头/百穗)时,亩用有效成分吡蚜酮5克,或啶虫脒2克,或氟啶虫胺腈1-1.5克,或噻虫嗪2-2.5克,或吡虫啉4克,兑水喷雾防治,兼治麦田灰飞虱。后期穗蚜发生量大时,可选用高氯氟·噻虫、联苯·噻虫胺、高氯·吡虫啉、高氯·啶虫脒、氯氟·吡虫啉等药剂进行防治。
小麦红蜘蛛 在秋苗期,每市尺行长50头(或撒播麦田每平方尺有虫75头)以上、小麦返青期每市尺行长200头 (或撒播麦田每平方尺有虫350头)以上的麦田,立即喷药防治。亩用有效成分联苯菊酯1.2-2克,或阿维菌素0.2-0.4克。鉴于防治小麦红蜘蛛登记药剂品种少,生产上也可选用其它作物登记的杀螨剂。
小麦吸浆虫 在小麦吸浆虫常发区,当中蛹盛期,农户可亩用有效成分敌敌畏100-120克,啶虫脒7克,或辛硫磷80克拌细土20公斤于傍晚均匀撒到麦田,并用绳拉动或用竹竿拍动麦穗,使药入土,杀死虫蛹;药后浇水或抢在雨前施药效果更好。成虫盛期亩用有效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0.35-0.55克,兑水喷雾防治。
省植保总站专家建议,农户在小麦返青后期至拔节初期以纹枯病为主治对象,兼治麦蜘蛛、苗蚜、根腐病等其它病虫;小麦抽穗扬花期,以赤霉病为主实施总体防治,其中淮北麦区以赤霉病、穗蚜为主实施总体防治。
热门信息
阅读 (8631)
1 2016年谷子价格及行情预测阅读 (7761)
2 2017年水稻价格预测:明年稻谷托市价有望稳定阅读 (6979)
3 安徽黄山谭昌来种植天目山小香薯亩收益6000多元阅读 (5765)
4 种高粱赚钱吗?高粱种植成本和效益分析阅读 (5172)
5 种植油莎豆赚钱吗?油莎豆种植前景成本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