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养致富网

四川泸州郑河村社员养兔子一只净赚30元

“快把装好的兔子抬到公路上来,中午前就要送往泸州大学城的学生食堂。学生们马上就要开学了,学校催得急,今天还是春节期间的价格,22元/公斤。”2月8日,四川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郑河村群组兔业专业合作社销售人员宋文波把车开到兔农施玉红家的公路边,一下车就急忙吆喝了起来。11只肉兔过完秤后,再扣除兔种成本后,施玉红领到了374元钱。“跟着合作社养‘无忧兔’硬是划得来,兔种和技术由合作社负责,我们只出力,每只兔子有30元的利润。”施玉红高兴地说。
四川泸州郑河村社员养兔子一只净赚30元
理事长任文友(右)检查村民养的兔
 
   群组兔业专合社是2015年12月,由郑河村“养兔大王”任文友牵头成立的。“合作社采用‘零投入’分散饲养、‘保底价’集中管理模式,成立一年多来,已出栏兔子10万余只。”理事长任文友告诉笔者。
 
社员“零投入”分散饲养壮规模
   2月8日,笔者来到群组兔业专业合作社的种兔养殖场。放眼望去,在群山环抱之间,绿油油树林将占地5亩多的种兔养殖场围在其中,一排排整齐标准的兔舍,一只只活泼乱跳的种兔惹人欢喜。“合作社基地养殖的全是种兔,所繁育的兔子在经过15天培育后免费送给社员饲养。我们在收购时抵扣仔兔的斤两,出栏我们还包92%的成活率。”任文友介绍说。
   在水草丰富的纳溪区合面镇乡村,几乎家家都有散养肉兔的传统。由于散养量小,加之技术不过关,一部分村民养殖的肉兔大多长到一两斤就夭折了,肉兔养殖规模难以壮大。
   2015年12月,返乡养殖肉兔已有6年多的任文友,联合全镇有养殖肉兔意愿的30多户村民,成立了群组兔业专合社。为了破解养殖难题,合作社采取让成员“零投入”模式,合作社统一繁殖的种兔、在经过15天育雏长到1.5斤—2斤后,免费送给成员再进行30余天育肥。在育肥后回收时再将1.5斤—2斤的重量抵扣;为让社员放心养,合作社给社员签约保92%的成活率协议。
   由于社员是 “零投入”养殖,一年多来,社员数量已增长到162户,辐射带动1000多户村民从事肉兔养殖,遍及纳溪、江安的10多个乡镇。
 
“保底价”收购合作社统一管理
   为了让每一个社员都能尝到肉兔养殖甜头,群组专合社成立伊始,就与每个社员签下了每只兔子不少于15元—20元纯利的最低 “保护价”回收协议。2016年肉兔市场虽有起伏,但合作社始终严格按照签约的17元/公斤收购。今年春节期间,市场上肉兔价格全面回升,高出“保底价”5元,合作社就按22元/公斤收购,让社员从每只兔子中多获利3元—4元。
   “保底价”虽然可确保养殖户获利,但必须要有足够的兔子销售,合作社才能从微利中得到发展。为确保肉兔成活率,合作社将养殖户划分为多个片区,派技术员统一管理,每周定时巡查,了解养殖生产情况,及时提供技术支持。
   如今,任文友除了指导开展收购肉兔外,每天还要走访他所负责的片区养殖户,检查肉兔生长状况,指导科学饲养。“虽然各片区技术人员辛苦些,却让养殖户的兔子健康生长有了保障,合作社也有了足够的兔子来满足在外签下的订单。”任文友说。
   据悉,由于合作社技术管理到位,一年来,社员们及其他养殖农户的兔子成活率均在98%以上,让养殖户和合作社都获得了稳定可观的回报。2016年,合作社出栏肉兔10.2万只,社员户均增收达到1.1万元,而贫困户更是靠着养 “无忧兔”,一举“摘帽”。
 
编 后
   据农业部门统计,我省每年要从外省调进100万吨兔肉,市场空间巨大。投入少,见效快,风险相对可控的养兔业,是脱贫致富的好渠道。但是,村民搞规模养殖时,应关注市场行情,掌握养殖技术,稳稳当当增收,避免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