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粗的蝗虫在大棚里四处蹦跶,漫天飞舞,耳边尽是“沙沙沙”的扑腾声,随处一脚踩下去,都能惊起一片黑压压的蝗虫。别慌,这不是闹了蝗灾,这是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野洞河镇万丰村的蝗虫养殖基地。秋后,正是当地老百姓俗称“蚂蚱”的蝗虫“丰收”季节。
清水洗净,小火微煮,滚油炸至颜色由褐变红,再辅以调料入味,一盘鲜咸可口的油炸蝗虫就出锅了。外壳酥脆,内里软绵,高蛋白低胆固醇,对于不少美食者来说,这是很有特色的美味珍馐。
而在村支书袁金华眼中,这些蹦蹦跳跳的小东西,则是实打实的致富利器,更是万丰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历来有着吃蝗虫的传统。从小生活在这里的袁金华嗅到了市场的商机。“每年收玉米的时候,我们这里的村民都会去捉野生蝗虫,一些村民能卖几千块钱。”袁金华说。据他介绍,蝗虫的生存温度在25到45摄氏度,温度过低就停止生长了。囿于气候的因素,野生蝗虫每年只能捉一两批。
为了提高产量,袁金华开始琢磨利用大棚规模化养殖蝗虫。他算起了账:一个90平方米的大棚一年能养四茬蝗虫,大约400斤,按市价40元一斤计算,一个大棚一年毛收入16000元,利润7000元,一亩地一年净利润大约35000元,亩产值高于其他传统产业。
2018年,万丰村争取到了110.8万元的扶贫资金,以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蝗虫养殖合作社,每户贫困户以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入股,逐年递增分红比例。项目共覆盖贫困户56户175人。同时流转60多亩土地,建设了80个养殖大棚,一部分用来养殖蝗虫,一部分用来种植蝗虫的口粮墨西哥玉米草。
就这样,产量和规模都有了,袁金华准备大干一场。
产业链的另一边,是市场的问题。虽说当地有着吃蝗虫的传统,但依然缺乏固定的渠道和市场。于是袁金华变身推销员,带着蝗虫到周边县市的餐馆让人免费品尝,发动村干部在村里推广。由于有吃蝗虫的基础,销路就这样逐渐被打开,也形成了稳定的市场。“现在村里办什么红白喜事,桌上下酒的花生米,全都换成了我们的蝗虫。”袁金华自豪地说。
这个项目已使贫困户每户增收上千元。除了经济上的效益,也方便了村民就近务工。村民黄寿银是养殖基地的技术员,一个月有3000元的工资。原本在广东务工的他,听说家门口办起了红火的蝗虫养殖,毅然回村就业。
产业红火了,慕名前来学技术的人也多了。对此,袁金华毫不吝啬。2018年,袁金华将蝗虫养殖经验推广给了铜仁市玉屏县长岭村的村支书黄洪国,如今,长岭村的蝗虫养殖也正如火如荼。
万丰村的蚂蚱,不仅“蹦跶”上了餐桌,“蹦跶”进了市场,也“蹦跶”出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热门信息
阅读 (19903)
1 2017养蚂蚱赚钱吗 蚂蚱(蝗虫)养殖成本与效益分析阅读 (13588)
2 养蚂蚱赚钱吗:2016蝗虫养殖前景及价格行情分析阅读 (5674)
3 蚂蚱养殖前景怎样:蚂蚱销路广 养殖蚂蚱好赚钱阅读 (3570)
4 安徽涡阳尹秀芹大棚养蚂蚱带领父老乡亲致富阅读 (3422)
5 养蚂蚱赚钱吗 大棚养蚂蚱需要投资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