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凶猛暴躁,村民们看到都躲着走,但在重庆市忠县双桂镇龙桥村农民马刘洋眼里,它们都是乖巧的宝贝。作为重庆市忠县土生土长的“农二代”,马刘洋养野猪已经8年,而且干成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今年1月还被农业部授予“第二届全国十佳农民”光荣称号。
离开学堂进猪棚
1999年,马刘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外语学院成教分院。2000年3月,他因突发心脏疾病做了手术,父母为此花掉大笔积蓄,生活越发困难。康复后,他几经思考,决定放弃学业。
当这个从农村走出的孩子青春洋溢的时候,人生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举动:退学创业。
但做什么才能赚钱呢?一次聚餐上,马刘洋吃到了鲜美的野猪肉。“野猪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符合现代人崇尚健康绿色的饮食理念,肯定有市场。”
2008年,马刘洋认真考虑后毅然在离家200多公里的歌乐山上,租了一间废弃的牛棚当猪圈养野猪。缺钱、少人、没技术,为节省开支,所有活儿都是自己去做。马刘洋直接用手将水泥抹在墙上,导致双手被腐蚀掉了一层皮。疼了好几天。猪圈终于完工了,马刘洋从北方引进了20头野猪崽,每天早上6点半就起床割猪草;冬天步行4小时连续背酒糟喂猪,生怕野猪吃不好。没想到野猪却一只只死去。马刘洋焦急万分,他请教老兽医、询问种猪场、上网查阅资料,终于弄清了原因。原来,野猪食量不大,马刘洋饲养得太“精心”,小猪都被撑死了。
第一次养殖就失败了,让马刘洋很伤心,但也让他找到了养野猪的乐趣。“这也是学习的过程,我没有完成大学学业,但却进入了广阔天地更大的课堂。”功夫不负有心人。野猪在马刘洋的精心照料下第一年就赚钱了。取得了成绩,也逐渐得到了父母的支持,马刘洋决定回到家乡忠县,全心投入到养猪事业中。
在别人看来,一个文质彬彬的大学生,一个一点养猪技术都不懂的门外汉来养猪,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心里也是半信半疑。他常常自嘲地说:“我的名字本叫马刘洋,而很多人叫我‘马牛羊’,看来我生来就是一个跟牲畜打交道的人,只可惜马牛羊都没沾上边,却养起了猪。”
养殖业对马刘洋来说毕竟是刚接触的新课题,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技术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他与猪为邻,日夜观察,记录症状,经常跑县畜牧局、镇畜牧站,请教附近养殖户,同时又和西南大学动物科学院保持着紧密联系,一有问题马上向他们请教,终于弄懂了野猪的生理机能、病理常识,熟悉了野猪的生活习性。
带领乡亲共致富
“自己富了不算富,乡亲们都富了才算数。”回到忠县的马刘洋,办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野猪养殖场。有了稳定的客户群,马刘洋琢磨着扩大规模。2009年,响应家乡“创办合作社,带领群众致富”的号召,马刘洋领头在忠县双桂镇成立了重庆猪太郎农业股份合作社,准备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但乡亲们从未养过野猪,怎样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呢?马刘洋决定:免费送猪仔、免费培训技术、免费打针喂药,再全部回收。“我们采取 ‘基地+农户’的饲养方式,把仔猪免费送给养殖户饲养,等长到50公斤以上后再回收,这样做,一是降低养殖难度,二是为了保持野猪的野性。”马刘洋说:“回收的野猪不会马上出栏,而是进行改善饲养,等到野猪各项指标达标后再出售。”
2013年,是重庆猪太郎农业股份合作社发展的元年,因为这一年合作社完成了规模的提升及产业链的完善。为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马刘洋通过走访所有的社员了解养殖情况,虚心请教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及重庆市农委的专家,毅然执行了新的规模提升战略。从之前发放商品仔猪,成熟后回收到发放种猪,一年的时间成倍提高了出栏量,实现年出栏10000头的规模。规模的跨越,成为合作社发展的动力,也成为社员增收的源泉。出栏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销售压力。按照传统思路,通过直接销售生猪给屠宰场即可,但马刘洋发现,建设完整产业链才是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之路。为此,他先后拜访了众多部门和科研院校,了解深加工流程及相关技术,考察了15家食品公司,为降低合作社风险及遵循步步为营的原则,马刘洋决定通过代工模式深加工猪肉产品。经过3个月的研发,合作社“猪太郎”系列产品成功面世,并先后进驻忠县及重庆各大超市和特产店,同时开展全国招商加盟,此举完成了合作社从养殖到加工的转型,从而奠定了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截至2014年底,重庆猪太郎农业股份合作社实现销售产值1000多万元,社员户均增收3800元,先后指导建设规模化养殖场12个,扶持200多个小老板养殖创业,带动了800多名人员就业,实现了特色养殖规模经营效益提升和农民增产增收共赢。
热门信息
阅读 (3114)
1 陕西杨凌刘向阳养殖特种野猪年收入320万阅读 (2355)
2 安徽界首刘国喜养野猪1头野猪年赚1200-1300元阅读 (2084)
3 贵州雷山“野猪大王”杨德智的野猪养殖致富经阅读 (929)
4 重庆忠县马刘洋弃学从农的野猪养殖致富经阅读 (840)
5 江西宜春大学生村官陈亮养殖三色野猪每斤售价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