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养致富网

四川南江县袁勇返乡创业种香菇带动乡邻走上致富路

“摘菇时要左手拿起菌棒,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菇柄的基部,左右旋转,拧下即可。如果成菇生长较密,基部较深,就要用小尖刀从菇脚基部挖起,才能保持朵形完好。”12月1日,当笔者来到四川南江县长赤镇中魁村,只见在一个连接一个的香菇塑料大棚中,食用菌种植能手袁勇正在给几个村民讲授香菇采摘技术。同行的村干部说,在老袁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几乎天天都有前来求教的农民。因为短短5个月,他依靠栽培香菇,不仅实现了近百万元的现金收入,而且还带动了左邻右舍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返乡创业选项目
   前些年,袁勇在福建漳州搞建筑。2016年春节回老家探亲时,镇村干部挽留袁勇在家乡投资办实业。带着一份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不顾妻子反对,带着在外打拼多年积攒的300多万元资金返乡创业。回乡后,亲戚朋友有的说栽果树好,有的说养鱼效益不错,有的还说养牛最合算。在举棋不定之时,袁勇一方面征求县镇村干部、农技专家和当地种养大户的意见,另一方面亲自到南江、巴中、汉中、广元等附近的几个市县农贸市场、星级宾馆进行市场调研,经过综合分析,最终选择了栽培香菇的项目,于是在村里一次性承包了袁家沟的120多亩土地。
   土地承包后,为尽快让其发挥效益,去年7月份,袁勇首先投资200多万元,购置了钢筋、塑料薄膜、遮阳网,在80多亩撂荒的土地上搭建了部分大棚,同时购置了粉碎机、电动机、烘干箱、装袋机,建起了冷冻库。随后又到县内外知名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向技术人员虚心求教,学习香菇栽培的技术要点。
四川南江县袁勇返乡创业种香菇带动乡邻走上致富路
 
初种香菇栽跟头
   “种植香菇首先要选择通风条件好,半阴半阳的地块种植,大棚的地面要用生石灰消好毒,要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袁勇一边采摘香菇,一边讲述着他初种香菇的教训。去年9月份,在修建了30多个大棚时,由于急于追求效益,花2万多元从汉中一菌种厂买回菌种,那次由于把买回的菌种放在了通风不畅和没有经过消毒的一间屋子里,结果没有长出一根正常的香菇。有的虽勉强发菌,但由于大棚里没有消毒,出菇期空气流通不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长出的菇成了畸形菇。妻子听到这消息,便连夜从福建乘飞机到成都又租车赶回家来,气愤地对袁勇说:“放着老板不当,偏偏要回这山沟里当‘山大王’。眼下,只有少输当赢,亏了这一两百万元就当这两年没搞工程,以后决不能搞了。如果再搞,我们就各走各的路。”当时面对妻子恼怒的面孔,袁勇没有多说,低声告诉妻子,把那些设备处理了就回福建。
 
总结经验终成功
   痛定思痛,袁勇在妻子离开老家的当天,从县农业局请来专家。经过详细察看和认真分析,找到了失败原因。于是总结经验教训,又壮着胆子取出2万多元资金,买回相同数量的菌袋,将原来的大棚全部开窗并用石灰水进行刷墙,地面用生石灰消了毒。经过细心地栽培,没想到,60多天后,乳白色的菌袋上全部生出了菌菇。
   “那几天,为了把它搞成功,每天早上6点钟就赶到大棚察看温湿度、给菌袋补水、给棚子换气……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0点多甚至更晚。”袁勇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今年3月,第一批香菇栽培成功而且长势格外好,最忙的时候每天要雇十几个人手来帮忙采摘。多次电话催促我到漳州的妻子看到我发去的照片和佳讯后,也于今年4月转让出漳州建筑公司,回到我的身边担任了食用菌合作社总管。在五月份,我们又投资近百万元新建了50个大棚。”
 
成立专业合作社
   “现在,我精通了香菇的种植技术,每个季节的香菇也能稳打稳扎挣钱了。今年冬季,我还要投资100万元建几十个大棚,栽培市场畅销的羊肚菌、兰花菇、蘑菇等食用菌。”袁勇说,“6月份以来,80多个大棚已经实现了98万元的现金收入。两个月前在政府支持下,又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对种植香菇的农户由合作社统一制袋、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社员入股分红。同时,部分社员还在合作社打工,旺季的时候高达50多人,务工人员按每天100元的报酬,每月支付工资就达10万多元,现在,合作社社员既有分红又有务工收入。”
   袁勇告诉笔者,今年秋季合作社已种植香菇30万袋,每袋的成本是2.6元左右,产值为7到8元,后期人工费用1元,仅此一季,合作社纯利润可达6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