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养致富网

新疆乌鲁木齐陈刚与洪海云夫妻养鹌鹑日收益4000元

放弃稳定的工作,转而投向未知的鹌鹑养殖领域,提起这事,陈刚与洪海云夫妻俩没有一点儿后悔。如今,夫妻俩的鹌鹑养殖场经营的风生水起,出品的鹌鹑肉与蛋类制品销往全疆各地,为两人带来成功喜悦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收益。
8月10日,在乌鲁木齐米东区三道坝镇十二户村,记者见到正忙着指挥工人将鹌鹑蛋装车的陈刚与洪海云。每天,他们都会将刚生产的部分鹌鹑蛋送往乌鲁木齐市各大农贸市场。按鹌鹑蛋12元/公斤的市场价计算,仅这方面的收益,每天就达到4000元左右。
陈刚与洪海云夫妇从事鹌鹑养殖已经有十几年了,最开始养鹌鹑,两人才刚刚二十出头。那时候,洪海云刚大专毕业,而陈刚则从事汽车修理行业,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人发现新疆养鹌鹑的人很少,认为这是一个商机,两人一合计,就踏上了鹌鹑养殖之路。
 新疆乌鲁木齐陈刚与洪海云夫妻养鹌鹑日收益4000元
最初,他们养殖的数量很少,从一两千只开始,鹌鹑苗子都要从内地空运。“由于小鹌鹑生病、死亡率很高,外加路途遥远,刚开始损失很大。”陈刚说,可以学习鹌鹑养殖经验的地方很少,他们只好买来大量养殖书籍,一边摸索一边学习。
等鹌鹑开始产蛋,夫妻俩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可是很快,他们又遇到了新问题——鹌鹑蛋卖不出去。“我们俩拉着鹌鹑蛋,从街头小贩到农贸市场,一家家去推销,总算是打开了市场。”洪海云回忆。
那段时间里,夫妻俩每天起早贪黑,从鹌鹑喂养到销售都亲力亲为,随着养殖与销售都逐渐步入正轨,这时,他们想要扩大规模。
由于鹌鹑苗子一直都是内地空运,为了减少养殖成本,夫妻俩决定自己孵化鹌鹑。从小范围试验到大规模孵化,经过无数次试验,夫妻俩掌握了鹌鹑的孵化技术,养殖成本降下来了。
别看鹌鹑很小,可是胃口很大,每天要喂食三到四次,工人要一个一个架子、一层一层的添加饲料和水,人工消耗很大。夫妻俩又把目光聚集在机械化自动喂养方面,并获得成功。就这样,通过不断地摸索与学习,夫妻俩的鹌鹑养殖之路越走越远,养殖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千只发展到了几万只。
然而,一次疫情的暴发差点让夫妻俩多年的努力化为零。在疫情阴影的笼罩下,鹌鹑和蛋类食品的销量急剧下降。此时,夫妻俩养殖场里鹌鹑蛋的产量已很高,每天达到300多公斤,但市场需求几乎为零,不论是酒店还是批发商都不再订货。
“常温下鹌鹑蛋只能保鲜10天左右,那段时间,看着积压的鹌鹑蛋直线上升,我们俩就没合过眼。”陈刚说。而养殖成本、人工工资、产品积压使得养殖场几乎无法正常运转。

也正是这次危机,让夫妻俩有了对产品深加工的打算。他们开始寻找疆内食品加工厂尝试加工鹌鹑蛋,这类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小,需求较稳定,对产品的消化能力较强。新销售渠道的开拓,为养殖场带来新的生机。
随着鹌鹑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也有不少人找到养殖场,想向夫妇二人取经。每次,夫妻俩都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陈刚告诉记者,养殖户之间经验的交流,无论是对个体发展还是市场的良性竞争都很有好处,他们很高兴可以和其他养殖户“切磋”。夫妻俩说,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如果市场发展势头较好,希望可以继续扩大养殖场的规模,把小鹌鹑养成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