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养致富网

河南三门峡独臂男子秦军钻研养猪技术养猪致富

用右手穿衣穿鞋洗脸刷牙,用右手推着饲料车给近百头猪分晚餐,再用右手清扫猪舍……养猪场里里外外的活计都由独臂的他一人干,这一干就是四年。

他就是陕州区观音堂镇段岩村现年34岁的秦军,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要伺候年迈多病的母亲,还要经营养猪场,硬生生凭着独臂拨开笼罩在家庭上空的阴霾,在陕州大地唱响了一支脱贫奋进歌。

“秦军干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未必能干成的事,他可是一个脱贫致富的好典型。”听了段岩村村委会主任段万锁的介绍,8月11日,记者来到养猪场采访了这位身残志坚的有为青年。

2009年,秦军在一家工厂打工时不幸被机器挤断了左臂,造成左臂残疾。2012年,秦军将事故赔偿金交给哥哥,由哥哥和一位朋友一起创办了养猪场,中途由于经营不善,哥哥将养猪场转交给秦军经营。秦军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一定会将养猪场管理好。

河南三门峡独臂男子秦军钻研养猪技术养猪致富

秦军独臂拉着饲料车准备到猪舍喂猪。图片来源:三门峡日报

河南三门峡独臂男子秦军钻研养猪技术养猪致富

图片来源:三门峡日报

可一个普通农民既没有养猪方面的技术,又缺乏资金,何时才能将养猪场发展壮大,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为了保证每年生猪的出栏率,秦军饲养了15头母猪繁殖乳猪,他一边卖着成猪,一边培育猪苗,卖一茬,接一茬,保证存栏生猪100头。

2014年的冬天,生猪市场持续低迷,前期投入的钱几乎都打了水漂,秦军连买菜的钱都没有,他借钱买最便宜的米面油,和母亲一起艰难度过寒冬。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打错了防疫针,他一下子损失了三头母猪……接连的打击着实让他有些难过,可很快他便振作起来,忙着到村里其他养猪场向师傅请教。

秦军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在四年的养猪实践中,他渐渐明白养猪是个技术活,猪的品种、饲养、繁殖、防疫、卫生等环节哪一项都不能掉链子。就拿选猪饲料来说吧,他坚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饲料,没有国家批文、批号的坚决不用。他经常没日没夜地待在养猪场里,认真观察和记录猪的生长和生理特点,通过对猪的生长习性和产床技术的掌握,对提高生猪的繁殖和生长起到良好的效果。终于,他的养猪事业有了起色。

今年立秋后,生猪收购价格呼呼地往上涨,采访当天已经上升到每公斤18.2元,这个价格是秦军养猪以来最好的行情。“行情好了就多养!行情不好就少养!我不跟风。市场多变,我要老老实实在管理上下功夫,争取效益的最大化。”秦军以一名农民的眼光坚持着自己的养猪致富梦想。

他的事迹激励着周围的人,大家纷纷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一个残疾人能把养猪场办得这么好,发展这么大的规模,在养猪行业里实属罕见。”前来推销饲料的小张说,“秦军是个大孝子,像他这种情况,把年迈的母亲接到身边赡养,实在不容易,对他这样的好人我很敬佩!”

秦军家境贫寒,左臂残疾,再加上他整天忙着养猪脱贫致富,至今未婚。“我想借《三门峡日报》给自己做个广告,勤劳致富我意志坚定,如果大家周围有合适的姑娘可以介绍给我,养猪的活一点也不让她干。”对待生活极其乐观的秦军表达着自己的诉求。

今年生猪市场遇到好行情,秦军养的猪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养猪场打赢翻身仗不成问题,年底前家庭脱贫也指日可待。

陕州区大部分乡镇地处干旱山区,扶贫开发“缺钱”“缺能人”“缺技术”。而立足当地实际,用产业项目带动扶贫,充分利用资源唱好“特色经”,正成为全区扶贫攻坚“啃硬骨头”最有效的利器。

秦军是一名产业脱贫的典型,虽然残疾,却不甘落后、自强不息。他心怀致富梦想,一门心思钻研养猪技术,将养猪场经营得风生水起,让人敬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秦军的故事能给那些致力于脱贫致富的贫困群众一些启发,进而付出行动,赶超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