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养致富网

黄颡鱼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黄颡鱼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淡水经济鱼类,在鱼类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鳜科、黄颡鱼属。黄颡鱼俗称黄蜡丁、黄咯牙、黄鳍鱼等。由于其营养价值高,肉味鲜美,口感性好,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一直看好,价格也比较稳定。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日益匮乏,黄颡鱼的人工养殖逐步朝标准化,产业化迈进。然而由于养殖技术还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在养殖过程中还经常出现养殖效果不稳定的现象,鉴于此,河南渑池县渔政站在渑池县青莲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了黄颡鱼高效生态养殖示范,示范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黄颡鱼养殖图片
一:试验材料
 
1. 池塘条件:实验池塘选择青莲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2号池塘,面积4000平方米,池塘水源较好,排灌方便,池底平坦,淤泥深10—20厘米,水深1.8—2m
 
2. 池塘设备:池内各架设一台3kw增氧机和一台投饵机。
 
3. 鱼种来源:从四川眉山引进黄颡鱼水花40万尾。
 
二:试验方法
 
1. 池塘准备:黄颡鱼水花运回前2周,每667m2使用有机肥200kg,100kg石灰(块灰)化浆全池泼洒,7—10d后进水80cm,以待鱼种投放。
 
2. 鱼种放养: 黄颡鱼水花运回后把鱼苗袋放入池塘,解开袋口,待内外温度一致时把鱼苗放入塘内。
 
3. 投饲管理:黄颡鱼水花入塘后,3周内坚持泼洒豆浆或芝麻浆,培养浮游生物作为鱼苗的饵料。而后选用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40%,一般每天投喂3次,上午8.00投喂日饵量的1/5,中午14.00投喂日饵量的1/5,傍晚投喂日饵量的3/5。开投饵机时采用慢,快,慢的节奏投喂,日投饵率3%-5%,具体视吃食鱼群而定。
 
4. 水质管理:
 
(1) 前期随着水温的逐步回升,每星期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30—40厘米,直至最后水位达到1.8—2m。
 
(2)高温季节,水质变化较快,为防止池水老化,每月换水1—2次,每次换水量为1/5,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m。
 
(3)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2h,雷雨,闷热天气及时开动增氧机,防止浮头缺氧。
 
5. 鱼病预防:黄颡鱼发病流行季节为每年的6月和9月,主要采用口服和外用相结合进行预防。
 
(1) 在饲料中拌入多维和保肝护肠药物,提高黄颡鱼的免疫力和消化吸收能力。
 
(2) 黄颡鱼属底栖鱼类,在病害高发季节泼洒底质改良剂和施放分解底质的有益菌,给黄颡鱼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 每次换水后先用杀虫药杀灭鱼体寄生虫(敌百虫,硫酸铜慎用)然后用杀菌药(二氧化氯,碘制剂)对水体全面消毒,3d后泼洒微生物制剂(EM菌,光合细菌等),有效抑制病害发生。
 
三:试验结果
 
通过一年的养殖,在2014年11月16号,捕出黄颡鱼100尾,总重11.5kg,平均单尾重100g,预计产量为1050kg/667 m2。4000m2鱼池生产黄颡鱼6000kg左右,预计收入12万多,出去苗种支出12000元,饲料支出58000元,人工鱼药23000元,预计效益为42000元。
 
四:小结与讨论
 
1. 从本次试验养殖来看,投放一定数量的黄颡鱼水花进行养殖,成活率尽管不高,但养殖周期短,发病率低,产量高,效益显著,是黄颡鱼养殖的适宜方式。
 
2. 黄颡鱼的池塘养殖如果能采取轮捕的方式进行,在不同的季节投放市场,可进一步提高单产,同时又能增加经济效益。
 
3. 黄颡鱼的养殖过程中,科学的运用微生物制剂调控养殖水体,有效的降低黄颡鱼的发病率,耐心细致的运行投喂,确保所有鱼的均匀得食是养殖成功的两个关键所在,也是黄颡鱼高效养殖中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