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养致富网

站内搜索

贵州长顺巧读“山字经” 特色生态农业拓宽致富路

  “以前,这里跟对面的山一样,都是荒坡。”在棉花冲山地高效农业种植基地的观景台上,贵州省长顺县摆所镇党委书记周贵平给记者介绍起山地高效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园区的建设情况,2013年开始,长顺县摆所镇组织大户流转3000亩荒坡种上了葡萄。以此改变农户单靠平地、肥地种植经济作物的观念,提高种植农户的种植水平,引导农户通过利用坡耕地、荒地进行种植,多渠道增加了山区农民收入。

  近年来,长顺县巧用山地特色资源优势,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探索出了“一业为主、多品共生、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的“长顺做法”,形成山上种果林,山下种葡萄,果林下养鸡,葡萄园观光的生态高值农业模式。绿壳鸡蛋、高钙苹果、紫王葡萄、优质核桃这“长顺四宝”已发展成为长顺山地生态农业的支柱产业。

  “烧一坡种一坡,收成不到一背箩。”曾经是长顺也是贵州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贵州全省土地面积九成以上为山地丘陵,山高坡陡,土壤贫瘠,资源相对匮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发展传统农业困难重重,88个县市区中50个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贵州靠山仍要吃山。有了“愚公志”,还要“巧移山”。怎样让“为山所困”的山区农民富起来?关键是农民种什么,如何种!市场吃什么,如何吃!

  “适宜种什么,市场要什么,什么附加值高,就选择种植什么。”清镇市卫城镇蔬菜种植户王芳说,“跟着市场转,种植才有得赚。”

  贵州山多,气候优良,土壤富含微量元素,生态多样性突出,利用比较优势在差异化和独特性上做文章,“十二五”以来,贵州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转型。

  贵州把建设农业园区作为农业发展的“火车头”,集聚资源要素。截至2014年底,贵州省213个省级园区实现入驻企业2421家,从业农民300余万,累计建成商品化种植基地650余万亩,培育农民合作社2771家,实现总产值993亿元人民币。

  即将迎来的春茶采摘,走进湄潭县湄江边上的核桃坝村,可见满目葱茏的茶树。核桃坝有着中国西南茶叶第一村的美誉。这些年,村“两委”带领群众调结构、闯市场、拓发展,以茶产业为核桃坝的发展之本。目前,核桃坝茶园规模已达11400亩,人均3亩以上,30亩以上种植大户85户,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10年前的不足2000元提升到10000元,半数家庭购置了汽车,100%的家庭有摩托车。

  在核桃坝村逛一圈,老年公寓、卫生院、茶文化广场、停车场、茶青市场、标准化垂钓竞技场、接待中心一一建成,核桃坝成功探索出一条社区化新农村建设的路子,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秀范例。现在的核桃坝,在贵州省是数得上的“明星村”。

  与湄潭县相邻的凤冈县,著名茶村永安镇田坝村,也是片片茶园星罗棋布于松林之间。全村茶园约4万亩,茶叶加工厂80多家,农民人均收入9000多元。田坝人以茶为媒打造茶旅一体化,由田坝茶农自发抱团招商引资打造的“茶旅一条街”已经营运,自建60多家茶庄,休闲观光、体验采茶炒茶,品尝当地美食,茶旅一体化不到半年,就吸引游客25万人次,收入2亿多元人民币。

  “以游促农、农旅互动,只是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贵州省农委常务副主任胡继承认为,“通过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组合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

  经过持之以恒的不断努力,贵州茶产业成就斐然。截至2015年底,贵州茶园面积689万亩,居全国第一,带动了3040家茶叶加工厂,引导了400余万农民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及升级服务。

  贵州类似长顺、清镇、湄潭、凤冈这样遵循山地经济规律,发展生态高值农业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县不在少数:晴隆种草养羊、印江生产香菇和黑木耳食用菌、独山三都榕江栽种绿色蔬菜等等都取得良好效果。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在过去,山地是制约贵州发展的现实环境,如今,山地正在成为贵州最大的发展特色。“十二五”以来,贵州立足山地的立体气候优势、特色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山地生态高值农业。

  “十二五”期间,贵州的交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西南陆路综合交通枢纽逐步形成,并渐渐融入了全国发展的大平台,具备了把无污染山珍农产品销往周边及全国的物流条件,大力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正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