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甘肃会宁县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去年收获的紫花苜蓿、玉米秸秆整齐地码放着,这是当地农民养殖业最好的添加饲料。“过去养牛不讲究品种,也不知道青贮饲料的好处,现在实行科学养殖,我们养殖户的效益越来越好了。”中川镇梁堡村养殖大户王芳说。据统计,“十二五”时期,会宁县草畜产业发展迅速,全县肉类总产量6.2万吨,居全省第3位,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3.8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55%,会宁县是全省肉羊十强县之一。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会宁县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草畜是第一产业”的总体思路,以建设“草业大县、畜牧强县”为目标,连续6年推进饲草基地化、养殖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产业化,使全县草畜产业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015年,该县立足耕地面积大、饲草料资源丰富、群众养殖积极性高的实际,提出了压夏扩秋、压粮扩草、压单扩复、平地全铺膜、水地全套种、坡地全种草“三压三扩三全”工作思路,同时借助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的契机,采取政策引导、活动促进、协会链接、企业拉动等配套措施,加快草产业开发。目前,已建成草产业龙头加工企业5家,小型收购网点45家,3000亩以上紫花苜蓿整流域种植示范区21个,1000亩以上的整流域优质牧草示范基地40个,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到180万亩,建成青贮池18.5万立方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62%,为草畜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前我们不懂科技,只知道埋头下苦,本地品种的牛肉一斤只能卖20元左右。现在学了新技术,引进精品牛,一斤牛肉卖到30元不是问题。”养殖户王芳介绍,他家目前存栏优质肉牛47头,全膜种植玉米50亩,以每亩玉米收入800元、每头肉牛收入1万元计算,一年下来收入相当可观。
近年来,会宁县抓龙头带动产业发展,抓基地带动规模发展,抓大户带动群体发展,大力实施养殖公司带动、养殖小区拉动、养殖大户推动工程,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引、规模养殖增效的良好发展态势。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省里扶持,招商引资等方式,建设大型养殖龙头企业70家。建成生猪定点屠宰场2家,年加工能力1万吨的清真牛羊肉屠宰加工企业1家,进一步填补了畜产品加工业的空白。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总体要求,采取抓点示范的方式,建成养殖小区600个。选择养殖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社和农户,整村整社推进,发展专业村、专业社和养殖大户,在资金、技术、政策、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建成规模养殖户3.7万户,养殖专业村60个,规模养殖占畜禽饲养量比重达到60%以上。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