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我国玉米市场在经历前期的一番博弈后,勇于突破体制之藩篱,打开新的格局。褪去政策支持外衣后的市场有过焦灼,跌宕起伏的价格更悬紧每位粮食人的心。然而,饭碗论即立国之本,国家对农业政策的支持从未放慢脚步。近日农业部、财政部最新发布的2017年惠农、
我国玉米市场在经历前期的一番博弈后,勇于突破体制之藩篱,打开新的格局。褪去政策支持外衣后的市场有过焦灼,跌宕起伏的价格更悬紧每位粮食人的心。然而,“饭碗论“即立国之本,国家对农业政策的支持从未放慢脚步。近日农业部、财政部最新发布的2017年惠农、利农系列举措,进一步证实了中央财政力挺玉米市场的决心。
众所周知,自2007以来,玉米政策成了主产区种粮户的福音,因种植比较效益较高,东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遭受挤压,近年来,国内大豆市场供不应求,靠每年8000万吨的天量进口弥补国内缺口,而玉米种植面积则由1990年的20000千公顷左右一路攀升至2014的38000千公顷。然而,生产发展的同时,却未带来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丰产背后隐藏着市场道不出的苦。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粮价自2012年起持续走低,国内外价格倒挂,玉米以及高粱、大麦等玉米替代品进口增加,由此导致了国货入库、洋货入市,边进口边积压,生产量、存储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的怪像。谷贱伤农,谷贵伤末,八年来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市场下游淀粉、酒精加工企业收购成本增加,利润缩减,开工率低迷,产能严重过剩,整个市场供求矛盾升级,粮食市场安全亮起红灯。
市场人士大胆预言,后期玉米市场将逐步走出 “跌跌不休”局面。理性分析来看,并非空穴来风。今年国家将继续扩大吉林饲企的补贴范围,并对玉米市场的收购政策作出四项调整,“市场定价、价补分离、2017年镰刀弯计划及进口双反”。3月23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发布《2017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8大类31项更是涵盖了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则意在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016年玉米政策调整后,定价权交还市场,玉米价格应声回落。据监测,2016年新玉米上市初期,黑龙江地区农户新玉米出售价徘徊在1.0元/公斤左右,较往年有明显下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国家及时出台新的直补政策,将农业补贴和市场相结合,予以确保农民种粮根本利益;与此同时,继续实施弯镰刀计划,玉米种植面积到2020年将累计下调5000万亩。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产量回归合理水平,加之一系列政策补贴红利,有效拉动市场需求,加工企业恢复生产,去产能得以顺利进行,正所谓变则通;对原产美国进口玉米替代品实行双反,也意味着进口玉米代替品成本增加700元/吨,这一调整大大削减了国际玉米价格竞争力,有力确保了饭碗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及竞争力,不仅要靠国家政策的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应积极投身现代农业转型与创新的方阵中去,了解政策走向及市场需求,利用期货规避生产风险,科学种田保证收益。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我国农业改革与完善的主要方向。三月大地回暖,新的力量在田间酝酿!